返回

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22章 为人父的奇妙感觉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
    这不,就那么一下下,就出暴击了。

    只能说,老刘家的皇帝出暴击,那是有点说法的。

    ——太祖高皇帝一发入魂,暴击暴出来个太宗孝文皇帝;

    先帝老爷子勉为其难,暴击暴出来个影响东、西两汉四百余年历史进程的长沙王刘发。

    现如今,轮到刘荣出暴击了。

    鬼知道刘荣这次暴击,最后会暴出来个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……

    说回眼下。

    刘荣留下血脉,且不说最后生下来的是男是女——甚至于,且不论最后能不能顺利生下来;

    单就是有人怀了刘荣的种,对刘荣而言,就已经是一个重大利好了。

    在此基础上,孩子最终能出生更好,生下来的是男孩儿最好。

    刘荣却无所谓是男是女了。

    毕竟两世为人,这是刘荣头一回,感受到即将成为父亲的奇妙感觉……

    “嗯~”

    “拟诏;”

    “依长沙王太后唐氏惯例,进椒房殿马氏,为良人。”

    刘荣含笑一语,却当即惹得一旁的周仁上前劝阻。

    “方才,皇后传来口信,说是替马氏,向陛下讨一份封赏……”

    闻言,刘荣这才反应过来:这个恩,确实还是有曹皇后去给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明白过来,刘荣也没多纠结,当即点下头:“即使如此,便让皇后走一趟长乐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后宫封赏事宜,终归是要皇祖母拍板。”

    “朕这边,皇后就不必忧虑了。”

    做下交代,刘荣便佯装出一副淡定模样,装摸做样的处理起了手中文档。

    显然是在做样子给朝堂内外看:朕,真的没有那么激动。

    还是那句话;

    自有汉以来,从太祖高皇帝到孝惠皇帝、从前少帝到后少帝,从太宗皇帝到先孝景皇帝,再到刘荣——前后七位汉天子,六次皇位传承,有且仅有一次,是完全遵循嫡长子继承制。

    也就是太祖高皇帝,传位嫡长子:孝惠刘盈。

    此后,孝惠皇帝传位于庶长子:前少帝刘恭;

    前少刘恭为吕太后幽杀,其庶弟刘弘即立,为后少帝。

    诸吕之后,后少帝惨死街头,太宗皇帝旁支代嫡,入主大宗。

    而后又是传位庶长子:孝景刘启;

    孝景皇帝传位庶长子:当今刘荣……

    过去这些年,汉家由上而下,一口一个‘嫡长子继承制’,结果到头来,愣是只有一个孝惠皇帝,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。

    已经到极限了。

    嫡长子继承制,与汉室皇位传承之间的悖论,已经达到极限。

    再有一代——只要刘荣再来一次‘传位庶长子’的操作,那华夏文明从此往后,将再也不会有什么嫡长子继承制,乃至于嫡庶之别的说法。

    道理很简单:皇帝老子都传庶子,凭啥让俺传嫡子?

    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是吧?

    我不管!

    我也要立庶子!

    听上去,是不是没什么大不了?

    对于底层百姓、农户而言,确实没什么大不了。

    ——因为人家别说姬妾了,连娶媳妇都要费老鼻子劲儿;

    所有孩子都是妻子所生,所有孩子都是嫡子,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庶子。

    刘荣要以身作则,让皇室传承重新回归嫡长子继承制的本质,也从来不是针对底层。

    往浅层次说——嫡长子继承制,有利于皇室传承的稳定。

    即便刘荣是既得利益者,也还是不得不承认:嫡长子继承制,是最有利于皇位传承、政权交替的制度。

    因为皇位传承,无外乎‘嫡长子继承制’的立嫡立长,以及歪门邪道般的立贤。

    立嫡立长,是能确定的、一目了然的。

    嫡就是嫡,长就是长;

    但立之以贤,是有极大主观因素影响的。

    你觉得你贤,我觉得我也贤。

    咋办?

    争咯;

    夺咯。

    能控制就暗地里争,控制不了,就搞兵变政变玄武门咯。

    所以,嫡长子继承制,刘荣必须要搞——这有利于汉室未来皇位传承、政权交接的稳定性。

    再有,便是更深层面的,功侯贵戚、百官公卿,以及地方豪强、宗亲诸侯等,也都需要通过嫡长子继承制,来确保其‘稳定’。

    这,也是刘荣要恢复嫡长子继承制在皇室的实际应用,最核心的原因所在。

    ——因为嫡长子继承制下,贵族是有很大概率‘绝嗣’的;

    举个例子。

    你是某位宗亲诸侯,如梁王、燕王之类。

    你和正室王后有五个嫡子,还和其他姬嫔有几十个庶子。

    按照这个时代,婴幼儿平均不到三成的成人率,你的五个嫡子,最

第422章 为人父的奇妙感觉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